中产 你怎么会傻到去智慧之选钻石

更多
2015-10-28 16:08:37 来源: 神州加盟网  有641人参与
  • 经营范围:
  • 门店数量:30家
  • 单店投资额:10~20
企业已备案
企业已认证
成交领红包

记住,如果没有别的身家,钻石永远都不应该成为你的智慧之选工具。更何况,现在的钻石价格指数已经攀上了历史高位,就在眼前。




 

记住,如果没有别的身家,钻石永远都不应该成为你的智慧之选工具。更何况,现在的钻石价格指数已经攀上了历史高位,就在眼前。


一年前,全球很大的钻石生产商戴比尔斯(De Beers)宣称,世界上的钻石资源正日渐枯竭,而其他产品替代它的速度,不足以满足长期需求。因此,他们将“时间久减产”。然后到去年底的时候,戴比尔斯全面上调了其全球钻石低价,涨幅达8%。这两个举措的施行,带来的结果就是价格指数的变动。钻石涨价了。


因此,一些钻石机构和白痴媒体开始鼓吹,未来钻石具有价值是必然的趋势,智慧之选价值会逐渐显现,稳定保值,是所谓的“下一个智慧之选新贵”。


但是,我们要告诉你,这不是真的。


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行业


你肯定听过这样的说法:衡量一颗钻石到底是否值价,关键看其4C,即克拉重量(CARAT WEIGHT)、净度(CLARITY)、色泽(COLOUR)、切工(CUT);婚戒一定得用钻戒,以示爱情永恒。听起来,似乎是放诸四海都遵从的标准。可是,这些东西,不过是一家公司的市场营销结果罢了,放在一百年前,在戴比尔斯还没有垄断这个星球的钻石交易之前,人们根本就对此闻所未闻。


所以你大可这样理解:这是一个充满了神话色彩的行业。这种耀眼的石头,总需要幕后的故事、附加的文化含义,以及稀缺的噱头,来维系其不断攀升的价格。就如戴比尔斯所宣称的“峰值”理论:在未来20年,钻石的供给将呈现一种“象形曲线”走势,即生产规模就像一头大象的背部,逐渐变得越来越小。虽然这未必属实。


就人类目前所知,生长钻石的主要母岩只有金伯利岩一种。目前地球上总共约有6000个金伯利岩脉,这些岩脉中只有10%出产钻石,而从经济角度看,值得开采的又只有5%。但是一旦某个大型钻石矿开采,其带来的供给量就会大幅攀升,例如从1980至1999年期间,全球钻石供应增长了一倍,这得益于新发现的大型矿山,如澳大利亚的Argyle和加拿大的戴维克(Diavik)。


问题1:钻石市场价格是持续上扬的吗? 答案:×


1980年3月,一克拉无瑕钻石的基准价格为6.3万美元,到1981年9月,这个数字跌到了2.3万美元。


当然,这个行业并不存在什么“钻石价格”。数千种不同的钻石有着不同的定价,并且供应链每个层级的价格都会有所变化。但如果我们非要较真的话,可以这么说,全球供应链上95%以上的钻石,都实在没有任何值得智慧之选之处,包括你花上几万块钱为新婚妻子购买的镶着钻石的戒指。而剩下的这不到5%值得收藏的钻石,它们真的值得智慧之选吗?


钻石的形成远在恐龙时代之前,所以在钻石之前,人们不必再加上“”二字。只要称做钻石,就必须意味着它是形成的,经历了上亿年的沧海桑田。没有人可以再等上亿年,所以钻石的确是不的资源,意味着这个星球上的钻石总量总是不变的。既然人类将其越买越少,那是否就意味着钻石的价格应该逐年攀升?


市场给出的是否定答案。在全球每年消费量为数百亿美元的钻石市场,像戴比尔斯这样的重要参与者,可以轻易地一次向市场推出数十亿美元的存货——它在1999年到2000年间就是这么干的,目的是要挤垮那些试图挤进来分一杯羹的小公司。结果钻石价格大跌,但戴比尔斯自己也元气大伤,原本由它控制的钻石市场体系,正式宣告瓦解。之后的近十年间,各机构给出的钻石指数都平淡无奇,简直像是一根横线。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,钻石还经历了另一波下挫。想想黄金的表现,就知道迷恋钻石简直是毫无道理的。


问题2:会支撑起钻石的价格吗?


答案:√


从2010年末启动的这波价格上涨,因素功不可没。和其他奢华品一样,所有人都把眼睛放在身上,并且问自己:在这头消费怪兽面前,自己能做什么?这条钻石链上的每个人,都在为市场上钻石文化的攀升而心动。在北京、上海和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,接近一半的新娘有钻石婚戒,剩下的另一半,在抱怨自己为何没有。


去年1至10月,上海海关的钻石进出口额与上海钻石交易所所内交易大幅攀升,总额达到了21.56亿美元,因此超越日本,成为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国。乐观者已经在预计,将在何时超过美国,成为全球很大的单一钻石市场。更有人宣称,如果大陆平均每人的钻石消费量能达到台湾地区的水平,那么全球钻石需求量将增加7倍。何况,钻石在全球的流通都以美元计价。随着人民币节节具有价值,消费者将会拥有更高的购买力,从而推高人们购买钻石的意愿。


因此,如果仅就消费市场而言,那么是的,将会支撑起钻石价格。


#p#副标题#e#


有关钻石的4个迷思1.钻石的价格是市场自然调节形成的。


错。二次大战之后,为了扩大钻石市场,戴比尔斯把目光瞄准了富裕起来的美国中产,它发明了一句值钱的广告语:A Diamond is Forever。就是这句值钱的广告语让美国成了全世界很大的钻石市场。但从那开始,不管全球发现了多少新矿,或者技术进步、全球消费人数增加等等,钻石的供应都没有发生过太大的波动。


2.钻石是时间久的国际硬通货。


错。钻石不像黄金白银,变现永远都是难题。如果是消费用的碎钻,更是买进就等于时间久套牢,不但没有任何具有价值的可能,更相当于花钱买了一堆垃圾。而即使是克拉钻以上的裸钻,变现渠道也极为狭窄,与黄金的便捷性相比,完全不在一个级别。


3.钻石的具有价值空间很稳定。


错。从历史上看,钻石价格的确呈现上扬的趋势,但如果将通货膨胀率考虑进去,你会发现,智慧之选钻石简直是一场处理的买卖,平均下来每年也就是5%左右——和5年期存款利率差不多。


由于钻石价格是由几个大的国际钻石商控制,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以消费为主,因此不会猛涨或是猛跌,这和黄金的功能截然不同。换句话说,你见过各国政府都储备有大量黄金,但何曾见过他们储备钻石?因此与黄金等智慧之选工具相比,钻石几乎不存在套利空间,其具有价值速度可以用平稳来形容,也可以用“平庸”来形容。


4.有钱就可以做钻石智慧之选。


错。对普通人来说,即使你愿意花上几十甚至上百万元来购买大克拉钻石,你也很难购买到价格便宜的好钻,基本上你购买的价格普遍都会高于成本价和在钻石行业的流通价。从这样的零售价格买入,未来变现时一定会遭受损失。不管是拍卖、抵押、典当,还是目前风行的所谓“回购”,其花费的代价,一般都会远超过你所拥有的钻石具有价值的那点涨幅。因此对普通人来说,智慧之选钻石并不合适。


艰难的回购


流动性差,是钻石无法成为智慧之选上品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在目前,除了回购之外,想要把自己手中的钻石售出变现,基本只有拍卖、典当两种方式。


能够拍卖行脱手的钻石,至少是1克拉以上、品质非常好的裸钻,或是设计极有特色或者有故事的成品钻。那些你经常在新闻上看到的钻石拍卖故事,至少都以10万美元级来计价,若是低于这一量级,就只剩下典当和回购这两条路可走,但代价都相当高昂。


1970年,英国的一家奢华品杂志决定测试一下钻石的保值功能。这位主编购买了两颗1.5克拉的钻石,市价1000美元。9年后,钻石的价格翻了一番。然而,当这位主编想要出售这些钻石时,却发现没有任何一家珠宝商愿意原价回购。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,珠宝商中很高的出价仅有钻石购买价的1/3。他发表文章说:“看来钻石智慧之选是严重处理的买卖。”而典当,更是一场血本无归之路,一颗市场标价十万元左右的克拉钻,当你拿到典当行时,才会发现作价仅为原价的1/10左右,这还算好的,更多的典当行,都选择不做钻石业务。


就如戴比尔斯所宣称的“峰值”理论:在未来20年,钻石的供给将呈现一种“象形曲线”走势,即生产规模就像一头大象的背部,逐渐变得越来越小。虽然这未必属实。



更多
标签:
金大祥珠宝
  • 570 关注珠宝
  • 10929 咨询珠宝

注册会员-关注品牌-线下推荐-深层交流-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

注  册
猜你喜欢
  
  • ADK珠宝
  • 铂晶尔曼
微信客服
微信扫一扫
在线咨询
回到顶部